中华优异传统文化以修身立德为先,非常重视诚心正意、正心明道。明道当正心,心不正则道不明。心是底子,“不能胜寸心,安能胜天穹”?道是方向,“正人行大路于全国”,致力于全国事。党员干部当正其心,修其身,行大路,明正路,走稳道,守廉道。
行大路,以养奉公之大气、防为私之小气。“大路之行,全国为公。”孟子曰:“居全国之广居,立全国之正位,行全国之大路。”不管什么也不能改动秉公心、行大路、利全国的志趣,这便是大丈夫的胸襟、担任、时令和勇毅。“小人谋身,正人谋国,大丈夫谋全国”“修己以安大众”。共产党人据守公民态度,“公民性”便是永久的价值底色,“为公民”便是不变的价值寻求。党员干部当志在全国、善养为公之大气,以提高大我;当境地高远、谨防谋私之小气,以打败小我,以“计全国利”的大境地大胸襟,扛起职责担任。
明正路,以养浩然之正气、防肮脏之邪气。杭州岳飞墓的正门有副对联:“正邪自古同冰炭,毁誉于今判伪真。”人间路途,有大路正路,亦有小道邪道。“正人行正气,小人行邪气。”仁人志士“养六合之正气,法古今之完人”,实践人间正路、阳光大路,活得光明正大、光明磊落;肮脏之辈心歪念邪,煞费苦心走歪门邪道、歪门邪道,活得卑鄙昏暗、乌烟瘴气。一个人不管身居何位、所从何业,若心术不正、违背正路,必会为人所不齿。正气张扬则立身,邪气滋长必毁人。现实生活中,有的人目不识丁、戏弄心术、运营权术,自以为深谙“官场真经”和“升官之道”,整日揣摩套近乎、跑门道,终究踏上不归路,这些都再三警示党员干部有必要去邪存正、正路直行。
走稳道,以养沉稳之静气、防迷乱之躁气。宋代林逋在《省心录》中写道:“心不清则无以见道,志不确则无以定功。”志坚方可励行,行稳才干致远。走稳道,便是要坚定信念,即便立于风云变幻的潮头也不易其志,稳若泰山;干事不求速效,不盲目冒进,步步为营,善作善成;为人不骄不躁、不矜不伐、从容不迫,安稳冷静。走稳道,始于心,重于行,贵于恒。烈火辨玉,道远知骥。“浮生如茶,破执如莲,戒急用忍,方能行稳致远”。要做到有静气、不料乱心迷,能据守、不心为物役,始终保持定力,锲而不舍,走稳人生路。
守廉道,以养高尚之清气、防贪腐之浊气。廉行全国,洁创未来。清人郑端说:“万分廉洁,止是小善;一点贪婪,便为大恶。”从政为官一旦染上贪腐之气,就简单被随之而来的无尽愿望吞噬,走上不归路。“能吏寻常见,公廉榜首难。”元朝刘斌为官多年,洁白干事,逝世前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产业,但给其子留下一句深含道理的话:“居官当廉正自守,毋黩货以丧身败家。”清凉自守,以廉为先、以廉养心,便可养一身凛然正气,扬两袖清凉之风。清凉自守,贵在一个“守”字。据守初心,做到廉洁奉公、洁净干事;坚守本性,做到不染一尘、清洁白白;严守法纪,做到心有所畏、行有所止。
人生路途千万条,正心明道榜首条。党员干部要胸襟全国行大路、慧眼识途明正路、砥砺猛进走稳道、心底忘我守廉道,夯实立身之柱石,担起肩上之重担。
下一篇:没有了